旅行与美

风雨

题图加德满都

几年前我还住在张江镇的时候,跟唐老师在下班路上会讨论各种话题,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是美的。克莱夫·贝尔在说明艺术的时候提出“有意味的形式”,后来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对其(“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进行过这样的论述:

如前所说,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像的成份在内。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 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因此某个地区,其相对传统陈旧的生活方式,在体验上是劣质的,而在审美上可能是特别的、有趣的。安娜普尔纳地区的石板路与牛粪,色拉寺的辩经(实则没有几个旅客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威尼斯的人力舟等,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它们是欠发达的生活痕迹,而它们被认为是美的,时至今日仍可被游客消费,因为它们正是当地社会内容极厚重的沉淀。

我们不可能要求欠发达地区不去发展(随之当地人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游客的审美趣味被伤害是常见的。只是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不同地区的发展也必然不完全同步。因此往往会有时间上的 Gap 允许介入:赶在目标变得缺乏美感之前去消费它(这要求游客去更及时、小心地选择目标),这是大部分有经验的旅行者会得出的结论。

对于审美趣味的伤害,即美的消逝,往往源于多样性的消失,更接近我们说全球化时说的那个东西。全球性的协作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找到最优解:莫斯科以北的居民与中国漠河的居民取暖的需求很可能可以用同一种方式满足,而江南水乡当下流行的柴油机船大概率也适用于威尼斯海边的水道;随后全球性的商品流通让最优解得以迅速地到达星球的每个角落:在尼泊尔中部的山村里看到产自江苏常州的农机不会让人觉得奇怪——尽管这并不讨人喜欢。

因此旅行者往往会面临这样的矛盾:既自私地希望当地保持原样,不要有什么变化,又为自己蓄意消费当地的落后现状而惭愧。

这样的矛盾很可能是没有必要的。上面提到美的消逝源于多样性的缺失,需要注意,它并不等同于现代化,或者说生活质量的提升——欧洲现代化国家的角落(比如昂贵的威尼斯,风景如画的羊角村等)并不会因为居民生活的富足而让我们觉得缺少了美感。所以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被消费对象的高质量生活需求与游客的审美情趣被同时、长期满足。这里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更多是从旅游地的角度出发的: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留独特性,即,生活方式现代化却不同质化;这也许很难,但这并不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结论,它的目标好过这样的未来:所有的独特的“有意味的形式”,都只能在博物馆里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