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工具

Graffiti in La Paz

题图拉巴斯街头的涂鸦

南美的旅途被过夜大巴和红眼航班切成很多碎片,因此我也有了比平日更多的时间阅读。除了洋姐推荐的《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重读了一遍《百年孤独》,并以沉重的心情看完《银、剑、石》、把《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开了个头,此外就是一些中南美洲的游记:《万水千山走遍》和《最好金龟换酒》。其中前者的内容是三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行程,而后者虽并不久远,讲的也已经是 2011 年的事情。

可能我的关注点比较特殊,在读这两本游记时,我最强烈的感受是,技术与工具的发展是怎样极大地影响了旅行的方式。三毛曾提到,在洪都拉斯:

我请米夏与行李在一起坐着,自己跑去换钱,同时找“旅客服务中心”,请他们替我打电话给一家已在书上参考到的旅馆。

这段内容很短,但其中提到的很多事情在当下的行程中都已不再必要:我更多地会在 Airbnb 或 Booking,而不是参考书上寻找住处,即使是很小的镇子村落也往往能找到结果。我也几乎不再需要靠打电话(更不用说找旅客服务中心帮忙)联系住处,Airbnb/Booking 内置了基本的 IM 功能,即使不能满足需求,也往往可以交换电话号码后通过 WhatsApp 沟通。虽然很多地方的旅客服务中心依然存在,但热门目的地的基本游览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El Chalten 的官网更是提供了比任何渠道都更全面详细的周边徒步线信息。换钱的需求虽然还存在,不过多数时候刷 VISA 会更方便,即使需要用到现金,本地 ATM 取现也往往比随身带美金再去 Exchange 兑换更安全、也更划算。

再如 Google Maps(尤其是其 Offline maps 的功能)可以很好地代替纸质地图或者沿途问路;在旅途经验的分享与搜索上,小红书异常地好用——这让印刷版的 Lonely Planet 显得陈旧而过时;Google Flights 、携程、Busbud 让游客不需要一遍遍地往旅行社或者汽车站跑(有时例外因为汽车站买车票比线上买更便宜);Rome2Rio 对于长途线路的规划常常比当地人做得还好,而 Uber(以及像 Cabify、inDrive 这些本地的 APP)让打车方便之余也不用过于担心司机宰客。以及另外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语言。

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讲西班牙语,因此在两本书中,作者都不止一次提到语言的话题:三毛督促她的助理米夏在旅途中学习西班牙语,而傅真和铭基特地去危地马拉的语言学校待了两个星期。虽然类似的语言学校现在生意仍然不错(如果我时间充裕的话也会愿意去待上几个星期),但大部分穿越南美洲的背包客已经并不需要掌握熟练的西班牙语。对我来说,英语、通过 Duolingo 学会的三脚猫功夫的西语,加上 Google Translate 就几乎够用了。后者甚至允许我在库斯科时旁听了一个环保主题的讲座,在科恰班巴跟着说西语的导览参观了当地最大的的修道院;在基多国家誓言教堂后的草地上和来自昆卡的一对青年,我们也是靠 Google Translate 手舞足蹈着聊了半天。一直到玻利维亚我才掌握数字 1 到 10 的西语说法,在此之前问小贩价格时我会指着东西问“Cuánto?”然后在手机上打开计算器并递过去。

此外我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比如 ChatGPT 可以在很多时候充当一个合格且不厌其烦的导览,微信读书让我不再需要随身带 Kindle 或者纸质书,甚至在 Hostel 与餐馆用手机直接扫二维码连 WiFi 的时候,我也会被瞬间打动;如果用难度系数的相对变化来衡量,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工具给旅行带来的便利可能比日常生活更多。

这也让我变得越来越依赖网络:入境每个国家搞到钱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电话卡;越来越依赖手机:每天出门前都要确保电量充足。我清楚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工具带来的便利往往要以增加对外部的依赖项作为代价,每个人不得不在很多个不同的维度上分别做选择,以期获得最佳的组合。所以有时我也会羡慕依赖外物更少的他人,他们自然拥有更多我所舍弃的自由,一如在女巫市场再次遇到 Atiff 时,我们先前在乌尤尼买的电话卡没法使用,直到在拉巴斯的 Tigo 营业厅注册后我才有了信号,我问他:

"If you want to go to Tigo office now to do the registering thing?"

"I'm good. I've downloaded the offline map at hotel. That should be enough for me to reach Copacabana."

随后我们告别,他背着行李朝汽车站走去。他的行李不多却沉重——里面装着相机和镜头,它们甚至曾陪他走完 EBC,那是他舍弃不下的外物,也是他再不曾拥有的自由。